管子權修文言文翻譯及全文帶拼音版
《管子·權修》是春秋時期軍事家管仲創作的一篇文言文。以下是管子權修文言文翻譯、管子權修全文帶拼音版,歡迎閱讀。
管子·權修文言文
萬乘之國,兵不可以無主,土地博大,野不可以無吏,百姓殷眾,官不可以無長,操民之命,朝不可以無政。
地博而國貧者,野不辟也,民眾而兵弱者,民無取也。故末產不禁,則野不辟。賞罰不信,則民無取。野不辟,民無取,外不可以應敵,內不可以固守,故曰有萬乘之號,而無千乘之用,而求權之無輕,不可得也。
地辟而國貧者,舟輿飾,臺榭廣也。賞罰信而兵弱者,輕用眾,使民勞也。舟車飾,臺榭廣,則賦斂厚矣。輕用眾,使民勞,則民力竭矣。賦斂厚,則下怨上矣。民力竭,則令不行矣。下怨上,令不行,而求敵之勿謀己,不可得也。
欲為天下者,必重用其國,欲為其國者,必重用其民,欲為其民者,必重盡其民力。無以畜之,則往而不可止也;無以牧之,則處而不可使也;遠人至而不去,則有以畜之也。民眾而可一,則有以牧之也。見其可也,喜之有征。見其不可也,惡之有刑。賞罰信于其所見,雖其所不見,其敢為之乎?見其可也,喜之無征;見其不可也,惡之無刑;賞罰不信于其所見,而求其所不見之為之化,不可得也。厚愛利,足以親之。明智禮,足以教之。上身服以先之。審度量以閑之。鄉置師以說道之,然后申之以憲令,勸之以慶賞,振之以刑罰,故百姓皆說為善,則暴亂之行無由至矣。
地之生財有時,民之用力有倦,而人君之欲無窮,以有時與有倦,養無窮之君,而度量不生于其間,則上下相疾也。是以臣有殺其君,子有殺其父者矣。故取于民有度,用之有止,國雖小必安;取于民無度,用之不止,國雖大必危。
地之不辟者,非吾地也。民之不牧者,非吾民也。凡牧民者。以其所積者食之。不可不審也。其積多者其食多,其積寡者其食寡,無積者不食。或有積而不食者,則民離上;有積多而食寡者,則民不力;有積寡而食多者,則民多軸;有無積而徒食者,則民偷幸;故離上不力,多軸偷幸,舉事不成,應敵不用。故曰:察能授官,班祿賜予,使民之機也。
野與市爭民。家與府爭貨,金與粟爭貴,鄉與朝爭治;故野不積草,農事先也;府不積貨,藏于民也;市不成肆,家用足也;朝不合眾,鄉分治也。故野不積草,府不積貨,市不成肆。朝不合眾,治之至也。
人情不二,故民情可得而御也。審其所好惡,則其長短可知也;觀其交游,則其賢不肖可察也;二者不失,則民能可得而官也。
地之守在城,城之守在兵,兵之守在人,人之守在粟;故地不辟,則城不固。有身不治,奚待于人?有人不治,奚待于家?有家不治,奚待于鄉?有鄉不治,奚待于國?有國不治,奚待于天下?天下者,國之本也;國者,鄉之本也;鄉者,家之本也;家者,人之本也;人者,身之本也;身者,治之本也。故上不好本事,則末產不禁;末產不禁,則民緩于時事而輕地利;輕地利,而求田野之辟,倉廩之實,不可得也。
商賈在朝,則貨財上流;婦言人事,則賞罰不信;男女無別,則民無廉恥;貨財上流,賞罰不信,民無廉恥,而求百姓之安難,兵士之死節,不可得也。朝廷不肅,貴賤不明,長幼不分,度量不審,衣服無等,上下凌節,而求百姓之尊主政令,不可得也。上好軸謀閑欺,臣下賦斂競得,使民偷壹,則百姓疾怨,而求下之親上,不可得也。有地不務本事,君國不能壹民,而求宗廟社稷之無危,不可得也。上恃龜筮,好用巫醫,則鬼神驟祟;故功之不立,名之不章,為之患者三:有獨王者、有貧賤者、有日不足者。
一年之計,莫如樹谷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一樹一獲者,谷也;一樹十獲者,木也;一樹百獲者,人也。我茍種之,如神用之,舉事如神,唯王之門。
凡牧民者,使士無邪行,女無淫事。士無邪行,教也。女無淫事,訓也。教訓成俗,而刑罰省,數也。凡牧民者,欲民之正也;欲民之正,則微邪不可不禁也;微邪者,大邪之所生也;微邪不禁,而求大邪之無傷國,不可得也。
凡牧民者,欲民之有禮也;欲民之有禮,則小禮不可不謹也;小禮不謹于國,而求百姓之行大禮,不可得也。凡牧民者,欲民之有義也;欲民之有義,則小義不可不行;小義不行于國,而求百姓之行大義,不可得也。
凡牧民者,欲民之有廉也;欲民之有廉,則小廉不可不修也;小廉不修于國,而求百姓之行大廉,不可得也。凡牧民者,欲民之有恥也,欲民之有恥,則小恥不可不飾也。小恥不飾于國,而求百姓之行大恥,不可得也。凡牧民者,欲民之修小禮、行小義、飾小廉、謹小恥、禁微邪、此厲民之道也。民之修小禮、行小義、飾小廉、謹小恥、禁微邪、治之本也。
凡牧民者,欲民之可御也;欲民之可御,則法不可不審;法者,將立朝廷者也;將立朝廷者,則爵服不可不貴也;爵服加于不義,則民賤其爵服;民賤其爵服,則人主不尊;人主不尊,則令不行矣。法者,將用民力者也;將用民力者,則祿賞不可不重也;祿賞加于無功,則民輕其祿賞;民輕其祿賞,則上無以勸民;上無以勸民,則令不行矣。法者,將用民能者也;將用民能者,則授官不可不審也;授官不審,則民閑其治;民閑其治,則理不上通;理不上通,則下怨其上;下怨其上,則令不行矣。法者,將用民之死命者也;用民之死命者,則刑罰不可不審;刑罰不審,則有辟就;有辟就,則殺不辜而赦有罪;殺不辜而赦有罪,則國不免于賊臣矣。故夫爵服賤、祿賞輕、民閑其治、賊臣首難,此謂敗國之教也。
管子·權修文言文翻譯
萬輛兵車的大國,軍隊不可以沒有統帥;領土廣闊,農田不可以沒有官吏;人口眾多,官府不可無常法;掌握著人民命運,朝廷不可無政令。
地大而國家貧窮,是因為土地沒有開辟;人多而兵力薄弱,是因為人民缺乏督促。所以,不禁止奢侈品的工商業,土地就不得開辟;賞罰不信實,人民就缺乏督促。土地沒有開辟,人民缺乏督促,對外就不能抵御敵人,對內就不能固守國土。所以說,空有萬輛兵車的大國虛名,而沒有千輛兵車的實力,還想君主權力不被削弱,那是辦不到的。
土地開辟了,而國家仍然貧窮,那是君主的舟車過于豪華、樓臺亭閣過多的原故。賞罰信實而兵力仍然薄弱,那是輕易興師動眾、使民過勞的原故。因為,舟車豪華,樓臺亭閣過多,就會使賦稅繁重;輕易興師動眾,使民過勞,就造成民力枯竭。賦稅繁重則人民怨恨朝廷,民力枯竭則政令無法推行。人民怨恨,政令不行,而求敵國不來侵略,那是辦不到的。
要想治好天下,必須珍惜本國國力;想要治好國家,必須珍惜國內人民;想要治好人民,必須珍惜民力之耗盡。沒有辦法養活人民,人們就要外逃而不能阻止;沒有辦法治理人民,即使留下來也不能使用。遠地的人們來而不走,是因為有效地養活了他們;人口眾多而可以統一號令,是因為有效地治理了他們。見到人們做好事,喜悅而要有實際獎賞;見到人們做壞事,厭惡而要有具體懲罰。賞功罰過,對于親身經歷的人們確實兌現了,那末,沒有親身經歷的也就不敢胡作非為了。如果見到人們做好事,空自喜悅而沒有實際獎賞;見到人們做壞事,空自厭惡而沒有具體懲罰;賞功罰過,對于親身經歷的都沒有兌現,要指望沒有經歷的人們為之感化,那是辦不到的。君主能夠付出厚愛和厚利,就可以親近人民,申明知識相禮節,就可以教育人民。要以身作則來引導人民,審定規章制度來防范人民,設置鄉的官吏來指導人民。然后再用法令加以約束,用獎賞加以鼓勵,用刑罰加以威懾。這樣,百姓就都愿意做好事,暴亂的行為便不會發生了。
土地生產財富,受時令的限制;人民花費勞力,有疲倦的時候;但是人君的欲望則是無止境的。以“生財有時”的土地和“用力有倦”的人民來供養欲望無窮的君主,這中間若沒有一個合理的限度,上下之間就會互相怨恨,于是臣殺其君、子殺其父的現象產生了。因此,對人民征收有度,耗費又有節制的,國家雖小也一定安寧;對人民征收無度,耗費沒有節制的,國家雖大也一定危亡。
有土地而不開辟,等于不是自己的土地;有人民而不治理,等于不是自己的人民。凡是治理人民,對于按勞績給予祿賞的問題,不可不審慎從事。勞績多的祿賞多,勞績少的祿賞少,沒有勞績的就不給予祿賞。如果有勞績而沒有祿賞,人們就離心離德;勞績多而祿賞少,人們就不努力工作;勞績少而祿賞多,人們就弄虛作假;無勞績而空得祿賞,人們就貪圖僥幸。凡是離心離德、工作不力、弄虛作假、貪圖僥幸的,舉辦大事不會成功,對敵作戰也不會盡力。所以說,根據人的能力授予官職,按照勞績差別賜予祿賞,這是用人的關鍵。
農田與市場往往爭勞力,民家與官府往往爭財貨,貨幣與糧食往往爭貴賤,地方與朝廷往往爭治理權限。所以,讓田野不積雜草,就應把農業放在首位;讓官府不積財貨,就應把財富藏于民間;讓市場店鋪不成行列,就需要做到家用自足;讓朝廷不聚眾議事,就需要做到分權到鄉。田野無雜草,官府無積貨,市場店鋪不成行列,朝廷不聚眾議事,這些都是治國的最高水平。
人的本性沒有什么兩樣,所以,人的思想性情是可以掌握的。了解他喜歡什么和厭惡什么,就可以知道他的長處和短處;觀察他同什么樣的人交往,就能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。把握住這兩點,就能夠對人民進行管理了。
國土的保障在于城池,城池的保障在于軍隊,軍隊的保障在于人民,而人民的保障在于糧食。因此,土地不開辟,就會造成城池不鞏固。君主不能治理自身。怎么能治理別人?不能治人,怎能治家?不能治家,怎能治鄉?不能治鄉,怎能治國?不能治國,怎能治理天下?而天下又是以國為根本,國以鄉為根本,鄉以家為根本,家以人為根本,人以自身為根本,自身又以治世之道為根本。所以,君主若不重視農業,就不肯禁止奢侈品的工商業,不禁止奢侈品的工商業,人們就會延誤農時農事而輕忽土地之利。在輕忽地利的情況下,還指望田野開辟、倉廩充實,那是辦不到的。
商人在朝中掌權,財貨賄賂就流往上層;婦人參與政事,賞功罰過就不能準確;男女沒有界限,人民就不知廉恥。在貨財上流、賞罰不信、民無廉恥的情況下,要求百姓為國家甘冒危難,兵士為國家獻身死節,是辦不到的。朝廷不整肅,貴賤無區別,長幼不分,制度不明,服制沒有等級,君臣都超越應守的規范,這樣,要求得百姓尊重君主的政令,是辦不到的。君主好搞陰謀欺詐,官吏爭收苛捐雜稅,使役人民只偷取一時之快,以致百姓怨恨,這樣,要求得人民親近君主,是辦不到的。擁有土地而不注重農業,統治國家而不能統一號令人民,這樣,要求國家不發生危機,是辦不到的。君主行事依靠求神問卜,好用巫醫,這樣,鬼神反而會經常作起怪來。總之,功業不成,名聲不顯,將產生三種禍患:一是養成獨斷專橫的君主;二是成為貧窮卑賤的君主;三是成為政務混亂、整日里疲于奔命的君主。
作一年的打算,最好是種植五谷;作十年的打算,最好是種植樹木;作終身的打算,最好是培育人材。種谷,是一種一收;種樹,是一種十收;培育人材,則是一種百收的事情。如果我們注重培養人材,其效用將是神奇的;而如此舉事收得神效的,只有王者之門才能夠做到。
凡是治理人民的,應該使男人沒有邪僻行為,使女人沒有淫亂的事情。使男人不行邪僻,要靠教育;使女人沒有淫亂,要靠訓誨。教訓形成風氣,刑罰就會減少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走正道。要求人民走正道,就不能不禁止小的邪惡。因為,小的邪惡是大的邪惡產生的根源。不禁止小的邪惡而想要大邪惡不危害國家,是辦不到的。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有“禮”。要求有禮,就不可不重視小禮。因為,在國內不重視小禮,而要求百姓能行大禮,是辦不到的。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有“義”。要求有義,就不可不實行小義。因為,在國內不行小義,而要求百姓能行大義,是辦不到的。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有“廉”。要求有廉,就不可不重視小廉。因為,在國內不重視小廉,而要求百姓能行大廉,是辦不到的。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有“恥”。要求有恥,就不可不整頓小恥。因為,在國內不整頓小恥,而要求百姓能行大恥,是辦不到的。凡治理人民,要求人民謹小禮、行小義、修小廉、飭小恥、禁止小的壞事,這都是訓練人民的辦法。而人民能夠作到謹小禮、行小義、修小廉、飭小恥并禁止小的壞事,又正是治國的根本。
凡是治理人民的,都要求人民服從驅使。要人民服從驅使,就不可不重視“法”的作用。法,是用來建立朝廷權威的。要建立朝廷權威,就不可不重視爵位。如果把爵位授給“不義”的人,人民就輕視爵位;人民輕視爵位,君主就沒有威信;君主沒有威信,命令就不能推行了。法,是用來驅使人民出力的。驅使人民出力,就不可不重視祿賞。如果把祿賞授給“無功”的人,人民就輕視祿賞;人民輕視祿賞,君主就無法勸勉人民;君主無法勸勉人民,命令也就無法推行了。法,是用來發揮人民才能的。發揮人民才能,就不可不慎重地委派官職。如果委派官職不慎重,人民就背離其治理;人民背離治理,則下情不能上達;下情不能上達,人民就怨恨君主;人民怨恨君主,命令也就無法推行了。法,是用來決定人民生死的。決定人民生死;就不可不審慎地使用刑罰。如果刑罰不審慎,就會使壞人逃罪而好人蒙冤;壞人逃罪和好人蒙冤,就會出現殺無辜而赦有罪的事情;殺無辜而赦有罪,國家就難免被賊臣篡奪了。所以,爵位被鄙視,祿賞被輕視,人民背離統治,賊臣發動叛亂,這些都是敗國的政教造成的。
管子·權修全文帶拼音版
《 管guǎn子zǐ · 權quán修xiū 》
萬wàn乘chéng之zhī國guó , 兵bīng不bù可kě以yǐ無wú主zhǔ , 土tǔ地dì博bó大dà , 野yě不bù可kě以yǐ無wú吏lì , 百bǎi姓xìng殷yīn眾zhòng , 官guān不bù可kě以yǐ無wú長cháng , 操cāo民mín之zhī命mìng , 朝cháo不bù可kě以yǐ無wú政zhèng 。
地dì博bó而ér國guó貧pín者zhě , 野yě不bù辟pì也yě , 民mín眾zhòng而ér兵bīng弱ruò者zhě , 民mín無wú取qǔ也yě 。 故gù末mò產chǎn不bù禁jīn , 則zé野yě不bù辟pì 。 賞shǎng罰fá不bù信xìn , 則zé民mín無wú取qǔ 。 野yě不bù辟pì , 民mín無wú取qǔ , 外wài不bù可kě以yǐ應yīng敵dí , 內nèi不bù可kě以yǐ固gù守shǒu , 故gù曰yuē有yǒu萬wàn乘chéng之zhī號hào , 而ér無wú千qiān乘shèng之zhī用yòng , 而ér求qiú權quán之zhī無wú輕qīng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。
地dì辟pì而ér國guó貧pín者zhě , 舟zhōu輿yú飾shì , 臺tái榭xiè廣guǎng也yě 。 賞shǎng罰fá信xìn而ér兵bīng弱ruò者zhě , 輕qīng用yòng眾zhòng , 使shǐ民mín勞láo也yě 。 舟zhōu車chē飾shì , 臺tái榭xiè廣guǎng , 則zé賦fù斂liǎn厚hòu矣yǐ 。 輕qīng用yòng眾zhòng , 使shǐ民mín勞láo , 則zé民mín力lì竭jié矣yǐ 。 賦fù斂liǎn厚hòu , 則zé下xià怨yuàn上shàng矣yǐ 。 民mín力lì竭jié , 則zé令lìng不bù行xíng矣yǐ 。 下xià怨yuàn上shàng , 令lìng不bù行xíng , 而ér求qiú敵dí之zhī勿wù謀móu己jǐ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
欲yù為wéi天tiān下xià者zhě , 必bì重zhòng用yòng其qí國guó , 欲yù為wéi其qí國guó者zhě , 必bì重zhòng用yòng其qí民mín , 欲yù為wéi其qí民mín者zhě , 必bì重zhòng盡jìn其qí民mín力lì 。 無wú以yǐ畜chù之zhī , 則zé往wǎng而ér不bù可kě止zhǐ也yě ; 無wú以yǐ牧mù之zhī , 則zé處chù而ér不bù可kě使shǐ也yě ; 遠yuǎn人rén至zhì而ér不bù去qù , 則zé有yǒu以yǐ畜chù之zhī也yě 。 民mín眾zhòng而ér可kě一yī , 則zé有yǒu以yǐ牧mù之zhī也yě 。 見jiàn其qí可kě也yě , 喜xǐ之zhī有yǒu征zhēng 。 見jiàn其qí不bù可kě也yě , 惡è之zhī有yǒu刑xíng 。 賞shǎng罰fá信xìn于yú其qí所suǒ見jiàn , 雖suī其qí所suǒ不bù見jiàn , 其qí敢gǎn為wéi之zhī乎hū ? 見jiàn其qí可kě也yě , 喜xǐ之zhī無wú征zhēng ; 見jiàn其qí不bù可kě也yě , 惡è之zhī無wú刑xíng ; 賞shǎng罰fá不bù信xìn于yú其qí所suǒ見jiàn , 而ér求qiú其qí所suǒ不bù見jiàn之zhī為wéi之zhī化huà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厚hòu愛ài利lì , 足zú以yǐ親qīn之zhī 。 明míng智zhì禮lǐ , 足zú以yǐ教jiào之zhī 。 上shàng身shēn服fú以yǐ先xiān之zhī 。 審shěn度dù量liàng以yǐ閑xián之zhī 。 鄉xiāng置zhì師shī以yǐ說shuō道dào之zhī , 然rán后hòu申shēn之zhī以yǐ憲xiàn令lìng , 勸quàn之zhī以yǐ慶qìng賞shǎng , 振zhèn之zhī以yǐ刑xíng罰fá , 故gù百bǎi姓xìng皆jiē說shuō為wéi善shàn , 則zé暴bào亂luàn之zhī行xíng無wú由yóu至zhì矣yǐ 。
地dì之zhī生shēng財cái有yǒu時shí , 民mín之zhī用yòng力lì有yǒu倦juàn , 而ér人rén君jūn之zhī欲yù無wú窮qióng , 以yǐ有yǒu時shí與yǔ有yǒu倦juàn , 養yǎng無wú窮qióng之zhī君jūn , 而ér度dù量liàng不bù生shēng于yú其qí間jiān, 則zé上shàng下xià相xiāng疾jí也yě 。 是shì以yǐ臣chén有yǒu殺shā其qí君jūn , 子zǐ有yǒu殺shā其qí父fù者zhě矣yǐ 。 故gù取qǔ于yú民mín有yǒu度dù , 用yòng之zhī有yǒu止zhǐ , 國guó雖suī小xiǎo必bì安ān ; 取qǔ于yú民mín無wú度dù, 用yòng之zhī不bù止zhǐ , 國guó雖suī大dà必bì危wēi 。
地dì之zhī不bù辟pì者zhě , 非fēi吾wú地dì也yě 。 民mín之zhī不bù牧mù者zhě , 非fēi吾wú民mín也yě 。 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。 以yǐ其qí所suǒ積jī者zhě食shí之zhī 。 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也yě 。 其qí積jī多duō者zhě其qí食shí多duō , 其qí積jī寡guǎ者zhě其qí食shí寡guǎ , 無wú積jī者zhě不bù食shí 。 或huò有yǒu積jī而ér不bù食shí者zhě , 則zé民mín離lí上shàng ; 有yǒu積jī多duō而ér食shí寡guǎ者zhě , 則zé民mín不bù力lì ; 有yǒu積jī寡guǎ而ér食shí多duō者zhě , 則zé民mín多duō軸zhóu ; 有yǒu無wú積jī而ér徒tú食shí者zhě , 則zé民mín偷tōu幸xìng ; 故gù離lí上shàng不bù力lì , 多duō軸zhóu偷tōu幸xìng , 舉jǔ事shì不bù成chéng , 應yīng敵dí不bù用yòng 。 故gù曰yuē : 察chá能néng授shòu官guān , 班bān祿lù賜cì予yǔ , 使shǐ民mín之zhī機jī也yě 。
野yě與yǔ市shì爭zhēng民mín 。 家jiā與yǔ府fǔ爭zhēng貨huò , 金jīn與yǔ粟sù爭zhēng貴guì , 鄉xiāng與yǔ朝cháo爭zhēng治zhì ; 故gù野yě不bù積jī草cǎo , 農nóng事shì先xiān也yě ; 府fǔ不bù積jī貨huò , 藏cáng于yú民mín也yě ; 市shì不bù成chéng肆sì , 家jiā用yòng足zú也yě ; 朝cháo不bù合hé眾zhòng , 鄉xiāng分fēn治zhì也yě 。 故gù野yě不bù積jī草cǎo , 府fǔ不bù積jī貨huò , 市shì不bù成chéng肆sì 。 朝cháo不bù合hé眾zhòng , 治zhì之zhī至zhì也yě 。
人rén情qíng不bù二èr , 故gù民mín情qíng可kě得dé而ér御yù也yě 。 審shěn其qí所suǒ好hào惡è , 則zé其qí長cháng短duǎn可kě知zhī也yě ; 觀guān其qí交jiāo游yóu , 則zé其qí賢xián不bù肖xiào可kě察chá也yě ; 二èr者zhě不bù失shī, 則zé民mín能néng可kě得dé而ér官guān也yě 。
地dì之zhī守shǒu在zài城chéng , 城chéng之zhī守shǒu在zài兵bīng , 兵bīng之zhī守shǒu在zài人rén , 人rén之zhī守shǒu在zài粟sù ; 故gù地dì不bù辟pì , 則zé城chéng不bù固gù 。 有yǒu身shēn不bù治zhì , 奚xī待dài于yú人rén ? 有yǒu人rén不bù治zhì , 奚xī待dài于yú家jiā ? 有yǒu家jiā不bù治zhì , 奚xī待dài于yú鄉xiāng ? 有yǒu鄉xiāng不bù治zhì , 奚xī待dài于yú國guó ? 有yǒu國guó不bù治zhì , 奚xī待dài于yú天tiān下xià ? 天tiān下xià者zhě , 國guó之zhī本běn也yě ; 國guó者zhě , 鄉xiāng之zhī本běn也yě ; 鄉xiāng者zhě , 家jiā之zhī本běn也yě ; 家jiā者zhě , 人rén之zhī本běn也yě ; 人rén者zhě , 身shēn之zhī本běn也yě ; 身shēn者zhě , 治zhì之zhī本běn也yě 。 故gù上shàng不bù好hǎo本běn事shì , 則zé末mò產chǎn不bù禁jīn ; 末mò產chǎn不bù禁jīn , 則zé民mín緩huǎn于yú時shí事shì而ér輕qīng地dì利lì ; 輕qīng地dì利lì , 而ér求qiú田tián野yě之zhī辟pì , 倉cāng廩lǐn之zhī實shí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
商shāng賈gǔ在zài朝cháo , 則zé貨huò財cái上shàng流liú ; 婦fù言yán人rén事shì , 則zé賞shǎng罰fá不bù信xìn ; 男nán女nǚ無wú別bié , 則zé民mín無wú廉lián恥chǐ ; 貨huò財cái上shàng流liú , 賞shǎng罰fá不bù信xìn , 民mín無wú廉lián恥chǐ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安ān難nán , 兵bīng士shì之zhī死sǐ節jié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朝cháo廷tíng不bù肅sù , 貴guì賤jiàn不bù明míng , 長zhǎng幼yòu不bù分fēn , 度dù量liàng不bù審shěn , 衣yī服fú無wú等děng , 上shàng下xià凌líng節jié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尊zūn主zhǔ政zhèng令lìng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上shàng好hǎo軸zhóu謀móu閑xián欺qī , 臣chén下xià賦fù斂liǎn競jìng得dé , 使shǐ民mín偷tōu壹yī , 則zé百bǎi姓xìng疾jí怨yuàn, 而ér求qiú下xià之zhī親qīn上shàng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有yǒu地dì不bù務wù本běn事shì , 君jūn國guó不bù能néng壹yī民mín , 而ér求qiú宗zōng廟miào社shè稷jì之zhī無wú危wēi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上shàng恃shì龜guī筮shì , 好hǎo用yòng巫wū醫yī , 則zé鬼guǐ神shén驟zhòu祟suì ; 故gù功gōng之zhī不bù立lì , 名míng之zhī不bù章zhāng , 為wéi之zhī患huàn者zhě三sān : 有yǒu獨dú王wáng者zhě 、 有yǒu貧pín賤jiàn者zhě 、 有yǒu日rì不bù足zú者zhě 。
一yī年nián之zhī計jì , 莫mò如rú樹shù谷gǔ ; 十shí年nián之zhī計jì , 莫mò如rú樹shù木mù ; 終zhōng身shēn之zhī計jì , 莫mò如rú樹shù人rén 。 一yī樹shù一yī獲huò者zhě , 谷gǔ也yě ; 一yī樹shù十shí獲huò者zhě , 木mù也yě ; 一yī樹shù百bǎi獲huò者zhě , 人rén也yě 。 我wǒ茍jì種zhǒng之zhī , 如rú神shén用yòng之zhī , 舉jǔ事shì如rú神shén , 唯wéi王wáng之zhī門mén 。
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使shǐ士shì無wú邪xié行xíng , 女nǚ無wú淫yín事shì 。 士shì無wú邪xié行xíng , 教jiào也yě 。 女nǚ無wú淫yín事shì , 訓xùn也yě 。 教jiào訓xùn成chéng俗sú , 而ér刑xíng罰fá省shěng , 數shù也yě 。 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正zhèng也yě ; 欲yù民mín之zhī正zhèng , 則zé微wēi邪xié不bù可kě不bù禁jīn也yě ; 微wēi邪xié者zhě , 大dà邪xié之zhī所suǒ生shēng也yě ; 微wēi邪xié不bù禁jīn , 而ér求qiú大dà邪xié之zhī無wú傷shāng國guó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
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禮lǐ也yě ;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禮lǐ , 則zé小xiǎo禮lǐ不bù可kě不bù謹jǐn也yě ; 小xiǎo禮lǐ不bù謹jǐn于yú國guó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行xíng大dà禮lǐ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義yì也yě ;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義yì , 則zé小xiǎo義yì不bù可kě不bù行xíng ; 小xiǎo義yì不bù行xíng于yú國guó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行xíng大dà義yì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
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廉lián也yě ;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廉lián , 則zé小xiǎo廉lián不bù可kě不bù修xiū也yě ; 小xiǎo廉lián不bù修xiū于yú國guó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行xíng大dà廉lián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。 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恥chǐ也y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有yǒu恥chǐ , 則zé小xiǎo恥chǐ不bù可kě不bù飾shì也yě 。 小xiǎo恥chǐ不bù飾shì于yú國guó , 而ér求qiú百bǎi姓xìng之zhī行xíng大dà恥chǐ , 不bù可kě得dé也yě 。 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修xiū小xiǎo禮lǐ 、 行xíng小xiǎo義yì 、 飾shì小xiǎo廉lián 、 謹jǐn小xiǎo恥chǐ 、 禁jìn微wēi邪yé 、 此cǐ厲lì民mín之zhī道dào也yě 。 民mín之zhī修xiū小xiǎo禮lǐ 、 行xíng小xiǎo義yì 、 飾shì小xiǎo廉lián 、 謹jǐn小xiǎo恥chǐ 、 禁jìn微wēi邪yé 、 治zhì之zhī本běn也yě 。
凡fán牧mù民mín者zhě , 欲yù民mín之zhī可kě御yù也yě ; 欲yù民mín之zhī可kě御yù , 則zé法fǎ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 ; 法fǎ者zhě , 將jiāng立lì朝cháo廷tíng者zhě也yě ; 將jiāng立lì朝cháo廷tíng者zhě , 則zé爵jué服fú不bù可kě不bù貴guì也yě ; 爵jué服fú加jiā于yú不bù義yì , 則zé民mín賤jiàn其qí爵jué服fú ; 民mín賤jiàn其qí爵jué服fú , 則zé人rén主zhǔ不bù尊zūn ; 人rén主zhǔ不bù尊zūn , 則zé令lìng不bù行xíng矣yǐ 。 法fǎ者zhě , 將jiāng用yòng民mín力lì者zhě也yě ; 將jiāng用yòng民mín力lì者zhě , 則zé祿lù賞shǎng不bù可kě不bù重zhòng也yě ; 祿lù賞shǎng加jiā于yú無wú功gōng , 則zé民mín輕qīng其qí祿lù賞shǎng ; 民mín輕qīng其qí祿lù賞shǎng , 則zé上shàng無wú以yǐ勸quàn民mín ; 上shàng無wú以yǐ勸quàn民mín , 則zé令lìng不bù行xíng矣yǐ 。 法fǎ者zhě , 將jiāng用yòng民mín能néng者zhě也yě ; 將jiāng用yòng民mín能néng者zhě , 則zé授shòu官guān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也yě ; 授shòu官guān不bù審shěn , 則zé民mín閑xián其qí治zhì; 民mín閑xián其qí治zhì , 則zé理lǐ不bù上shàng通tōng ; 理lǐ不bù上shàng通tōng , 則zé下xià怨yuàn其qí上shàng ; 下xià怨yuàn其qí上shàng , 則zé令lìng不bù行xíng矣yǐ 。 法fǎ者zhě , 將jiāng用yòng民mín之zhī死sǐ命mìng者zhě也yě ; 用yòng民mín之zhī死sǐ命mìng者zhě , 則zé刑xíng罰fá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 ; 刑xíng罰fá不bù審shěn , 則zé有yǒu辟pì就jiù ; 有yǒu辟pì就jiù , 則zé殺shā不bù辜gū而ér赦shè有yǒu罪zuì ; 殺shā不bù辜gū而ér赦shè有yǒu罪zuì , 則zé國guó不bù免miǎn于yú賊zéi臣chén矣yǐ 。 故gù夫fū爵jué服fú賤jiàn 、 祿lù賞shǎng輕qīng 、 民mín閑xián其qí治zhì 、 賊zéi臣chén首shǒu難nán , 此cǐ謂wèi敗bài國guó之zhī教jiào也y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