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后記格式

作文后記格式
導語:后記一般是對文章主旨概括的一句話。應富有哲理和情趣。好的后記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,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后記格式,歡迎閱讀。
作文后記”是一種作文后的作文。具體做法是:每一次作文發下來以后,我們要把老師批改過的作文細細地看幾遍,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被老師改過了,改了后好在哪里;作文后面加了什么批語,是表揚的,還是批評的,指出了什么問題;作文中出現了哪些錯別字,這些字為什么會錯;哪些地方還有毛病,但老師沒有指出來等等。然后針對這些,把自己的認識、想法寫在作文后面,這就成了一篇“作文后記”。
寫好“作文后記”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。首先,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作文成敗的經驗教訓,逐步培養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。現在,把做作文看成是應“差事”的學生已經很少了。但有些少年朋友很難看出自己寫的文章哪些方面不足,也許是“當事者迷”吧,自己寫的文章,往往自己覺得“還可以”。
寫完后,修改了一兩遍,便覺得“通順流暢”了。通過寫“作文后記”,我們可以結合老師的批改,站在一個新的角度看出自己的作文存在的`問題,懂得怎樣寫恰當,怎樣寫不恰當,從老師的批改中受到啟發,逐漸學會自己修改作文,不斷提高表達能力。其次,可以發揮老師批改的積極作用。以前有這樣的現象,老師煞費苦心地把學生的作文一本一本地改好,但發給學生后,有的學生只是望一眼分數,粗粗地看一眼批語,就往書包里一塞,根本不研究老師的批改。弄得老師的精批細改成了瞎子點燈——白費蠟。所以,寫“作文后記”的過程,也是對老師批改的消化過程。我們要對老師批改后的作文進行認真地比較、分析、研究,從中受到啟迪,得到教益,因而就自然培養了我們對文章的分析、鑒賞能力,閱讀能力也相應地跟著提高了。
有一位同學以《記一件事》為題寫了一篇記敘文。在作文中,他記敘了自己經歷的一件小事。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:上學的路上,他遇到了一輛煤車上坡,拉車的工人叔叔很吃力。他本想做件好事,但偏巧穿了一件新襯衫,正在躊躇,后面上來兩個少先隊員,不由分說,幫助工人叔叔把煤車推上了坡,兩個少先隊員身上卻沾上了許多煤灰。目睹這一情景,他自己感到十分慚愧。材料很好,但文章平鋪直敘,重點不突出,還有不少病句和錯別字。
老師批改后,在批語中指出了文章的不足。這位同學在“作文后記”中寫道:再讀讀自己的作文,覺得開頭寫得太長,累贅。如果像魯迅先生的《一件小事》那樣,開門見山就好了。事后自己的思想活動寫得太簡略,沒有點出事情的意義。
有些病句和錯別字如果自己反復多看幾遍,也能改出來,主要是粗心大意。另外,“躊躇”的“躇”字寫錯了,“五講”、“四美”上的引號也沒有加,老師還沒有指出來。
這篇“作文后記”結合已學過的范文,檢查自己的習作,總結出了教訓,簡潔地分析了原因,并指出了老師批改時沒有指出的問題,說明這位同學對作文是認真讀過,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的。在下次的作文練習中,他一定能從這次習作中受到教益,有所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