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寫徽州的詞句 徽韻中贊揚徽州的詩詞
【第1句】:徽韻中贊揚徽州的詩詞
《游黃山白岳不果》是明代湯顯祖的一首詩作。
序:吳序憐予乏絕,勸為黃山白岳之游,不果。
欲識金銀氣,多從黃白游。
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。
注釋:
①乏絕:潦倒,困窮。
②黃白:即徽州境內的黃山、白岳山。明代中期,徽州商業興盛,商賈富甲天下。
詩序說明了湯顯祖當時的生涯狀態:乏絕者,潦倒也,困窮也。那么在窮困潦倒時他的朋友為啥要建議他去徽州。那可絕不是現在的休閑體驗游哦,肚子沒著落,休啥閑哦。無非希望到徽州尋求復出的機會,而這機會應該還是寄托在許國身上。
萬歷十九年(1591),許國就已退休回徽州歙縣故里。只要看如今還矗立在歙縣古城內的許國八腳牌坊,就知道許國當年在朝廷的身價地位。雖然退了休,但許國既曾是皇帝的老師又是重臣,只要他愿意推薦,湯顯祖的人生就會發生變化。
所以湯顯祖的友人吳序當是勸湯顯祖到徽州去晉見許國,以消除隔閡,重修師生之誼,只要許國肯對皇帝說句話,就能改變自己的困境。詩句“黃白”,明指黃山、白岳(齊云山),暗喻黃金白銀,即官位俸祿。
無論是什么原因使其黃白之游不果,都不能推斷出湯顯祖對徽州的贊美之意。
事實上,詩一開頭就把徽州描述成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地方:要沾財氣,多半得到黃山白岳之間的徽州去。這也許還真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,因為明清時期徽商名滿天下,富可敵國,徽州自然也當是個俗人羨慕的流金之地。
但這一切與風光之美無關,與潦倒的劇作家又有啥關系呢?湯顯祖那時被建議到徽州去,不是去求人,就是去求仙求道,人者許國也,仙道者齊云山也,而最現實的渠道自然是求人,所以截然和風景扯不上半點關系的。因此,這首詩如被理解為作者對徽州風光的贊美,就大錯特錯。
它應該表達作者不肯低頭求人的一種心態:都說富貴在徽州,可惜我一輩子想都沒想過要去徽州。
如果把“一生癡絕處”改為“一生痛絕處”,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。這可不是我改的,見于北京大學校友網署名文章《數學泰斗江澤涵》,其原文是“大戲劇家湯顯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“一生痛絕處,無夢到徽州”的詩句。”
這“痛”似乎是因為沒有做夢到過徽州而來的,殊不知湯顯祖后半生之痛來自徽州啊。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話,他應該會模仿南朝民歌《西洲曲》的結尾兩句:“南風知我意,吹夢到西洲。”不是徽州不美,是顯祖先生生不逢時也。
不過,原來徽州治下婺源終于劃在湯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,也許算是對誤解的補償。
擴展資料:
《游黃山白岳不果》,詩題中的“白岳”,指的是休寧齊云山。齊云山與湖北武當山、四川鶴鳴山、江西龍虎山并稱“中國四大道教名山”,又與黃山并稱“黃山白岳”。湯顯祖在詩作中,“黃山白岳”便簡作“黃白”。全詩四句,其實是寫“因果”。即前兩句寫原因,后兩句寫結果。
全詩的主旨在前,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兩句。從詩人的經歷和品格來講,這首詩既不是歌頌“黃白”景色的美麗,也不是表達向往去徽州,而是發出一生的感慨。詩人寫這首詩時正是窮困潦倒的時候,朋友多次相邀勸告,希望他到徽州求得發達的機會,然而卻都未成行。
詩句中的“黃白”,明指黃山、白岳山,暗喻黃金、白銀,即官位俸祿。無論是何因使其不果,都不能推斷出湯顯祖對徽州的贊美之意。事實上,詩一開頭就把徽州描述成一個充滿銅臭的地方:要沾財氣,多半要到黃山、白岳山間的徽州去。
這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,明清時期徽商名滿天下,富可敵國,徽州自然也當是個眾人羨慕的流金之地。但這一切與風光之美無關,與潦倒的劇作家也無關。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肯低頭求人的心態:都說富貴在徽州,可惜我一輩子想都沒想過要去徽州。
參考資料: 百度百科-游黃山白岳不果
【第2句】:徽州詩詞名句
(第一首)
屹立牌坊幾百年,重重困擾似云煙。
才疏或可爭高位,德淺焉能做大賢。
許相謀朝留壯舉,徽商濟世得升遷。
流連輾轉生疑問,誰允今人遜祖先?
------
(第二首)
我到徽州細雨斜,一溪水墨一城花。
城樓昂首睨千古,曲巷低眉走萬家。
流水桃花鱖魚臭,猴魁闊葉茗香遐。
青山霧繞煙迷客,浪漫漁梁向海涯。
------
(第三首)
日照蔥蘢霧為紗,云遮水繞牧彤霞。
半明半隱鐘聲遠,天上人間數九華。
------
(第四首)
未到徽州別問州,深深古院幾時謀。
高懸一處滄桑匾,錯落三重寂寞樓。
難曉當年何故事,但知今日不閑悠。
江山掌在紅門里,千萬人民可有愁。
------
(第五首)
千古漁梁楊柳綠,半湖淡霧百花妍。
小橋流水成詩畫,明月清風入和弦。
翰墨鐘靈逢盛世,人文毓秀值華年。
春盈歙縣繁榮地,福滿徽州浪漫天。
------
(第六首)
百里方圓半壁城,新興古老總紛爭。
迷茫故事誰分辨,浩蕩春聲不可評。
踏巷穿街尋趣味,登樓過院看征程。
迎來盛世偏聊舊,多少徒勞只為名。
【第3句】:關于“水墨徽州”的詩詞都有哪些
【第1句】: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——明代湯顯祖
欲識金銀氣,多從黃白游。
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。
譯文:沿著黃河長江之類的富饒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麗堂皇的景象,一生吃癡到絕處,一輩子想去人間仙境,可做夢也沒夢到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。
【第2句】:《徽州》——宋代趙師秀
山繞清溪水繞城,白云碧嶂畫難成。
處處樓臺藏野色,家家燈火讀書聲。
譯文:山圍繞著清溪,清溪水環繞著城,白云和青綠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視,卻不可附于丹青之上。各個地方的樓臺都隱藏著郊野的景色,朗朗書聲伴著星星燈火徘徊在靜謐之中。
【第3句】:《夜泊屯溪記》現代郁達夫
新安江水碧悠悠, 兩岸人家散若舟。
幾夜屯溪橋下夢, 斷腸春色似揚州。
譯文:新安江水澄澈碧透,悠然地向東流去,兩岸的鄉村人家就像散落飄浮在水上的小舟,在云霧里若隱若現;這如夢如幻,如詩如畫的新安江,宛若仙境,可與那令人贊不絕口的水鄉揚州相比美。
【第4句】:《新安灘》——清代黃景仁
一灘復一灘,三百六十灘。
一灘高十丈,新安在天上。
譯文:新安江內一灘又一灘,經過一灘好象增高十丈。要經過三百六十灘,那就是三千六百丈。那么,它的發源地——新安,就在天上。
【第5句】:《小桃源》——唐代李白
黟縣小桃源,煙霞百里間。
地多靈草木,人尚古衣冠。
市向晡前散,山經夜后寒。
譯文:皖南黟縣鄉村山水,猶如世外桃源,風景優美,山水景物可達百里。有好多有靈性的花草樹木,人們都崇尚古風。集市很早就散了,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。
【第4句】:有關徽州的詩詞、文化
徽州——歷史地名,簡稱“徽”,古稱歙州。
徽州文化即徽文化,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。指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。
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、廬州文化、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,四大文化圈合而為一,總稱安徽文化、皖文化。這不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還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。
徽州文化的主要內容有:徽州土地制度、徽商、徽州宗族、徽州歷史名人、徽州教育、徽州科技、新安理學、新安醫學、徽派樸學、徽州戲曲、新安畫派、徽派篆刻、徽派版畫、徽州工藝、徽州刻、徽州文獻、徽州文書、徽派建筑、徽州村落、徽州民俗、徽州方言、徽菜、徽州宗教、徽州地理、徽州動植物資源等。涉及徽州經濟、社會、教育、學術、文學、藝術、工藝、建筑、醫學等諸學科,凡與徽州社會歷史發展有關的內容,都屬徽州文化范疇,通常我們用“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”來加以概括。
有關徽州的詩詞摘選如下:《贈總上人兼簡無求居士二首》年代: 宋 作者: 劉子翚多謝徽州吳使君,新詩問勞意何勤。無求已得心空樂,更作無心出岫云。
《江東報英烈擬封二字侯喜成三絕》年代: 宋 作者: 錢時煥章飛報下徽州,英烈將褒二字侯。千古沉沉黃壤骨,一朝提上碧云頭。
《張安國約同賦仇氏{匡去王加贛}甕酒》年代: 宋 作者: 張栻人間炎熱不可耐,君家甕頭春未央。想當醉倒臥永日,夢繞清淮歸故鄉。
后生那得識此酒,從君乞方還肯否。徽州作賦為欷歔,荊州詩來端起予。
《張提學寄先師文正公新集至代簡為答》年代: 明 作者: 邵寶遺書新刻自徽州,千里緘來百拜收。自信叔孫知不朽,未應巢父得長留。
秘藏不作山中計,重購還供海外求。青眼獨看張侍御,瓣香今有古風流。
《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》年代: 明 作者: 湯顯祖欲識金銀氣,多從黃白游。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。
徽州簡介: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雛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,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“徽”的來源。徽州地處黃山與天目山脈間,東臨吳越故都杭州,與浙西的金、衢、嚴三州唇齒相依,風光秀美,山水人文系之,粉墻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與之相得益彰。
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。古徽州鐘靈毓秀,文化積淀非常深厚,自古以來人才輩出,有人把這里比作誕生了孔子孟子的山東曲阜和鄒城,稱徽州為“東南鄒魯”。
【第5句】:徽州詩詞名句
那些關于徽州的詞句、詩賦【第1句】:山繞清溪水繞城,白云碧嶂畫難成。
處處樓臺藏野色,家家燈火讀書聲。【第2句】:欲識金銀氣,須從黃白游。
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。【第3句】:深巷重門人不見,道旁猶自說程朱。
【第4句】: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。十三四歲,往外一丟【第5句】:山連吳越云濤涌,水接荊揚地脈長。
【第6句】:海內十分寶,徽商藏三分。【第7句】:聚族成村到處同,尊卑有序見淳風。
千年古墓勤修葺,合祭先期必會通。祠堂社屋舊人家,竹樹亭臺水口遮。
世閥門楣重變改,遙遙華胄每相夸。【第8句】:一灘高一灘,一灘高一丈。
三百六十灘,新安在天上。【第9句】:慈孝天下無雙里,錦繡江南第一鄉。
【第10句】:鄣公嶺下婺江源,赫赫茗眉碧山川。龍尾紅魚書香縣,陽關快馬再加鞭。
【第11句】:黃山歸來不看岳,婺源歸來不看村。村外又村千戶蔭,樹間生樹四時春。
【第12句】:青山向晚盈軒翠,碧水含春傍檻流。【第13句】:青山清水清泉,難得一方凈土;徽俗徽建徽戲,自有千年古韻。
【第14句】:茂林修竹映村郭,飛禽走獸相對鳴。【第15句】:居浙江之上有水云深處,處新安之最高鳥道縈纖。
【第16句】:山有一丘皆種木,野無寸土不成田。【第17句】:古道緣流水,寒郊帶斷煙。
稀疏鴉種麥,羞澀女耕田。人事休兵后,秋懷落木前。
小蘇遺翰墨,今古一山川。【第18句】:煙雨空蒙蕩小舟,嚶嚶鳥語喜相求。
榴花紅映春風面,艾葉青懸舊酒樓。兩槳波紋回塔影,滿溪金浪趨龍游。
氈寒到此方能熱,夾道笙歌擁唱酬。【第19句】:黟縣小桃源,煙霞百里間。
地多靈草木,人尚古衣冠。【第20句】:幾百年人家,無非積善;第一等好事,只是讀書。
世事讓三分,天寬地闊;心田存一點,子種孫耕。【第21句】:秦皇建縣賜美名,匯山聚水畫中行;麗鳥飛來合羽落,歸來尚欠徽州。
【第22句】:新安江水碧幽幽,兩岸人家散若舟。幾夜屯溪橋下夢,斷腸春色似揚州。
【第23句】:熱愛江南魚米鄉,屯溪古鎮更情長。小華山下桃花水,況有茶香與墨香。
【第24句】:遙望天都倚客松,蓮花始信兩飛峰,且持夢筆書奇景,日破云濤萬里。
【第6句】:形容徽派建筑的唯美句子
關于徽派建筑的經典句子
【第1句】: 徽派建筑在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,融石雕、磚雕為一體,顯得富麗堂皇。
【第2句】: 客人們被迎進一幢淡青色的別墅。在他們面前展現了世界上一些國家元首曾經居住過的房間--舒適恬人的臥室,富麗堂皇的起居室和氣魄很大的會客室。水曲柳制成的拼花地板,鋪著大幅的紅色暗花地毯,墻上鑲嵌著工藝精致的護墻板。穿過房間,有一條晶瑩透明的暖廊,憑窗眺望,絢麗多姿的園地景色像油畫一般映入眼簾……
【第3句】: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,融風俗文化之精華,風格獨特,結構嚴謹,雕鏤精湛,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,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、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等等,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。
【第4句】: 徽派建筑在平面布局上,規模靈活,變幻無窮。
【第5句】: 徽派建筑它在總體布局上,一般依山就勢,構思精巧,自然得體。
【第6句】: 徽派建筑在造型、空間結構和空間利用上,講究造型豐富,以馬頭墻、小青瓦最有特色。
【第7句】: 走近一看,五亭橋的橋身是由巨大的石頭砌成的,成一個“工”字形,橋下有十五個橋洞。據說,每當中秋節的夜晚,皓月當空時,每個橋洞里都倒映一個月影,形成“每洞含一月”的天下奇觀。橋的中間是一座大亭子,大亭子的四個角連了一座造型相似的小亭子,這座橋也因此而得名--五亭橋。五座亭子既是隔開的,又是相連的。再看看亭頂,金碧輝煌的琉璃瓦,綠色的檐上雕著各種各樣的精美的花紋。五座亭子各有四個翹角,每個翹角上都系著一只銅制的風鈴;一陣風吹過,風鈴發出“叮叮、叮叮”悅耳的鈴聲。每個亭子的四周都是用四根大紅柱子支撐著。這一切把五亭橋打扮得分外華麗。如果人們把瘦西湖比作是一位窈窕淑女,那么五亭橋就是束在淑女腰間的鑲有五顆寶石的彩帶了。
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,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,并數十方寶硯,各色筆筒,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。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,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。西墻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《煙雨圖》,左右掛著一副對聯,乃是顏魯公墨跡,其詞云:煙霞閑骨格,泉石野生涯。案上設著大鼎。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,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。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,旁邊掛著小錘。東邊便設著臥榻,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紗帳。”